看名字,你懂我吗?
养生调理专业技术学习交流的最佳平台
上睑下垂:以眼睑下垂,难以抬举,轻者半遮瞳仁,重者全遮瞳仁,影响视瞻为特征。中医称“上胞下垂”、“睑皮垂缓”,《诸病源候论》中称为“雎目”。亦称“侵风”,《目经大成》称“睑废”,明《景岳全书·眼目》又称“胞垂”,现统称眼睑下垂。
——眼睑下垂可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两者又都可为单侧或双侧,即一个上眼睑下垂或两个上眼睑都下垂。先天性上眼睑下垂,多因上眼睑提肌先天薄弱、乏力,亦可因动眼神经先天发育欠佳所致。后天急性上眼睑下垂的患者,多因外伤所致,除上眼睑下垂外,还伴有眼球外斜等症状。而后天慢性上眼睑下垂的患者,多由重症肌无力引起,具有晨轻夜重、休息时轻、劳累后加重的特点。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于上睑肌或第三神经核发育不全;动眼神经麻痹;无眼球、小眼球、萎缩眼球所致,此外还包括癔病性的上睑下垂等。
中医学“五轮八廓”学说认为“眼胞属脾”,肉轮。因脾主肌肉,“肌肉之精为约束(眼睑)”。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则提睑无力,而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血少不能养筋则筋肉弛缓,眼睑失去其约束之力而见眼睑下垂。
下面介绍几种治疗眼睑下垂的方法,仅供参考,还请就医辨证施治。
艾灸三阴交《眼科锦囊》:上睑低垂轻症,灸三阴交。
治疗方法:取双侧三阴交穴,笔墨点之,坐点坐灸,卧点卧灸。将艾条一端点燃,艾火距穴2厘米~3厘米,此位置要求基本恒定,以使艾热集中,利于艾热渗透入穴位及使温热感循经感传,灸至皮肤潮红为度,一般施灸5~10分钟,可先灸一侧,再灸另一侧,也可两侧同时施灸,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天。
治疗结果:经10~36次艾灸,痊愈30例,显效5例。
(来源《江西中医药》原作者张永臣)
艾灸百会、涌泉
某院收治50例眼睑下垂患者,男32例38只眼,女18例20只眼;发病年龄40-60岁为多,最小1岁,最大73岁;病程最长两年余,最短4天。
治疗方法:取穴百会、涌泉(双),选准穴后,取一厚度为0.2厘米的姜片放置百会穴上,然后以艾绒一小摄放在姜片上点燃,嘱病人闭目静坐,如觉热甚,可稍移动姜片。灸完百会穴后,再薰灸涌泉穴(双)。每次灸15分钟,每日2次,10天为1个疗程。
治疗结果:1个疗程痊愈者26例(上胞抬举有力,眼珠转动灵活,自觉症状消失,视物正常,停灸后无复发)。有效24例(自觉症状部分消失,上胞抬举略差,眼珠转动好转,视物接近正常)。两个疗程后全部治愈。
(来源《国医论坛》原作者吴春光等人)
直接灸某院收治36例眼睑下垂患者,男9例,女27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9岁。病程从半年至7年不等。
治疗方法:取双侧的阳白、足三里、三阴交(在我们哪里的白癜风专科医院最好白癜风品牌影响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