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经验眼皮跳临床治疗及案例分析

文章来源:眼睑肉芽肿   发布时间:2019-1-2 18:34:44   点击数:
 

眼皮跳指上胞或下睑不由自主地抽搐瞤动,不能随意控制,又称胞轮振跳。临床多见于成年人。本病与西医学之眼睑痉挛相似。若偶尔发生,不用治疗,可以自愈;若跳动过频或久跳不止,若不及时治疗,会逐渐扩散至同侧面部的其他面肌,临床上常见眼皮跳超过2月未缓解者,易引起面肌痉挛,俗称面抽。

发病特点:上胞或下睑跳动,时疏时频,不能自控。一般过劳、久视、睡眠不足时跳动更加频繁,休息之后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胞睑跳动严重者,连同半侧面部肌肉、眉毛、口角皆抽动。日久不愈,恐有?偏之变。每有胞睑振跳时,患者会自觉不适,但检查胞睑外观正常。

病因病机:目为肝窍,胞睑属脾;肝主筋,脾主肌肉。本病多因气血亏损或久病失调,损伤心脾,心脾两虚,筋肉失养而动:或肝脾血虚,肝失所养,肝阴不足,肝阳偏亢,肝风内动,上扰于目,入侵经络,牵拽胞睑而振跳。或风邪外侵,引动内风,客于肌腠,入侵经络而发。风性善动,在肢体则现筋惕肉瞤,在眼睑则筋急抽搐,胞睑振跳。

治疗:

1、心脾血虚:症候可见胞睑振跳,时疏时频,劳累时重。兼心烦失眠,怔仲健忘,食少体倦。治以补养心脾,方用归脾汤加减。

2、血虚生风:证候可见胞睑振跳不休,或与眉、额、面、口角相引,不能自控。治以养血熄风,方用当归活血饮加减。

3、风邪外侵:若眼睑振跳,兼现头胀作痛等外邪入侵症状,属外风引动内风。

治以驱风通络,方用正容汤加减。

临床案例:

郭某,女,年10月31日。

左眼下眼睑振跳2月,眼部浮肿,肩颈僵硬酸痛,咽时痛有痰,乏力,心烦,头沉,腿沉,大便不畅,查眼睑外观正常。舌微红苔白腻,脉浮弦细。

症属:心脾两虚,风邪阻络。

治疗:健脾益气,燥湿化痰,驱风通络。

方药:正容汤加减。

白附子6g白僵蚕15g全虫6g胆星6g法半夏10g木瓜20g白芷10g防风10g羌活10g松节15g生黄芪10g防己10g冬瓜仁15g冬瓜皮15g射干10g生芥穗10g炒栀子10g炒神曲10g瓜蒌30g

7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针灸取穴:

主穴:合谷、太冲、攒竹、太阳穴、风池、承泣透睛明。

配穴:中脘、上脘、下脘、气海、天枢、足三里、内关。隔日一次,一周三次。

二诊(年11月5日):经过一周治疗,眼睑振跳,眼部浮肿,咽痛缓解,肩颈僵硬酸痛,乏力,心烦,头沉,腿沉减轻,大便可。继续针灸三次以巩固疗效。

病案分析:

患者素体心脾两虚,内有痰湿食滞,故见乏力,心烦,咽部有痰,头沉,腿沉,大便不畅;复感风邪上扰,故见胞睑振跳,眼部浮肿,肩颈僵硬酸痛,咽痛。方用羌活、防风、荆芥穗祛风化湿止痛,木瓜舒筋活络而化湿;僵蚕、白附子、黄松节祛风化痰,燥湿解痉,胆星、半夏燥湿化痰,生黄芪、防己、冬瓜仁、冬瓜皮健脾益气、化湿消肿,射干利咽祛痰,炒栀子、炒神曲、瓜蒌消食导滞解郁。共奏健脾益气,燥湿化痰,驱风通络之功。

针灸释义: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故胞轮振跳与肝、脾相关。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之原穴,具有平肝熄风之功效;“面口合谷收”,合谷为足阳明胃经穴,主宗筋,有疏通经脉、调节气血、濡养眼筋之功效。太冲、合谷配用更能起到平肝熄风止痉之效,两穴相配又称“开四关”。攒竹、太阳穴、承泣透睛明局部用穴,配风池穴可增强祛风通络止痉作用。中脘、上脘、下脘、气海、天枢、足三里、内关是是金针王乐亭教授从多年医治肠胃病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针灸处方“老十针”,中脘为胃之募穴,乃足阳明胃经经气汇聚之处,可助胃消化水谷,温通腑气,升清降浊,调理中焦之气机。足三里为胃之合穴,具有健脾和胃、通调腑气之功。中脘与足三里相配伍可调中益气,升清降浊。上脘、中脘、下脘三脘配合,具有调整胃腑收纳、腐熟和吸收水谷之效。气海和中脘相配可助其益气升阳之功。天枢为大肠募穴,可消导积滞,调益脾气。内关配以中脘、足三里,有助其升清降浊、调理气机之功。诸穴共奏健脾益气,燥湿化痰,驱风通络之功。

调护:

眼皮跳多与外感风寒、精神紧张、情绪变化及饮食劳倦有关,导致所支配眼肌痉挛,引起眼睑不自主振跳,因此临床除了常规治疗之外,心理疏导也很中重要,避免感受风寒,缓解紧张、急躁的情绪,对胞轮振跳的治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出诊时间:

海运仓:星期一、三、五全天

酒仙桥:星期二、四、日上下午

倪国勇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中医医院
北京白癜风中医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naphaw.com/xgyy/82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