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眼睑肉芽肿 发布时间:2024/12/30 12:17:49 点击数: 次
每隔一段时间,某某因为经常闻臭袜子而导致真菌性肺炎的新闻就要上一次热搜,简直是流量密码。咱也不知道为啥要闻不过这次,和臭袜子一起被“处刑”的却多了鸽子,准确的说是鸽子的便便,有的人家里养得有鸽子或是经常接触鸽子,医院一查,竟然有“隐球菌脑膜炎”。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我们还能愉快地喂鸽子和闻袜子吗?闻臭袜子会感染隐球菌吗?隐球菌有30多种,其中最常引起疾病的是新型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前者就是鸽子便便里那种,还有可能在其他禽类如喜鹊、鹦鹉和椋鸟的粪便中出现;后者则常见于木材或木屑,尤其是桉树,所以考拉的便便中也下可能有,隐球菌也可见于泥土。其实喂鸽子的时候最好戴口罩图源:pigeonhow.鉴别隐球菌最快速的方法为墨汁染色实验,进行墨汁染色后,隐球菌在显微镜下会显示出菌体外边那层又厚又亮的荚膜,这是帮助它逃过我们免疫系统追杀的铠甲,让白细胞无从下手。所以隐球菌感染后可以长期在体内悄悄潜伏,等到身体变得虚弱的时候再跑出来害人。不考虑它会让人生病,还是挺漂亮的,有点像龙眼图源:wikidoc.org不过隐球菌不太像是网上传闻那种经常闻臭袜子会感染的真菌,正常情况下它偶尔也会寄生在人体的呼吸道当中,但不会给宿主带来任何症状。其实其他的一些真菌或孢子,即使和隐球菌一样会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在免疫正常情况下也并没有那么容易感染人体,目前并没有太多相关的病例报道。对于那些起床之后,随手抓起来一双袜子闻了没臭就接着穿的各位,可以不用太担心。比起闻臭袜子,家里太潮了墙上长霉,或是不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有脚气病),引起真菌性肺炎或其他身体深部真菌感染的风险会更大。而对养鸽子的人,当有脑膜炎或肺炎的症状时,会更倾向隐球菌感染。家里的墙壁出现霉菌更要注意隐球菌除了感染人和鸽子,还能感染小猫小狗,同样会出现严重的症状。年,北美就曾爆发过一次规模很大的格特隐球菌感染,连驼鹿和雪貂都未能幸免。为啥在中国好像很常见?隐球菌早在年就被分离出来了,然而直到AIDS(艾滋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流行之后,才真正作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体进入人们视野,它的感染在全球的分布范围与AIDS密切相关,如在南非每10万人就可能有15个人感染,而在澳大利亚则为万人中可能才有6个。隐球菌脑膜炎感染的分布范围,和HIV流行的区域大致重合图源:参考资料[6]虽说真菌感染通常都是机会致病,即只有免疫力低下时才容易感染,但隐球菌却有点例外。一般认为新型隐球菌倾向感染免疫缺陷的人群,格特隐球菌倾向感染免疫健全的人。在法国、美国与泰国隐球菌感染的患者中,免疫正常的人也有35%。不过由于比例较低,欧美教材上通常视其为机会致病菌,只容易侵犯免疫力低下或免疫缺陷的人体。但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有个事有点蹊跷,人家说是偶然身体不好的时候才会得病,怎么我们这网上怎么三天两头就有身体健康的人说周围有人中招了呢?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人多,也不是错觉。在针对中国隐球菌感染的研究中,医生们发现不光那些免疫力缺陷的人,就算是免疫力正常的人也会频频中招。医院都曾报道过,免疫正常的患者都占到了感染总人数的60%以上。科学家把这种特别的现象归结于汉族人编码MBL与FCFR2B基因片段的多态性,也就是有的人和别人不太一样。这两个片段和隐球菌感染有关的免疫应答密切相关。这些免疫正常的人群感染隐球菌之后,症状会更剧烈,不过真菌载量更少。隐球菌感染也可能会引起皮肤症状图源:参考资料[7]不过中国隐球菌感染并不常见,甚至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当然,由于隐球菌感染后容易误诊,如肺部感染后生成的肉芽肿易误诊为肺癌,一些偏远地区也未能准确记录,所以或许实际发病率会略高一些,但也不必为此过分担心。为啥又厉害又普遍存在?隐球菌或其他机会致病菌的出现,其实在演化上是一个谜团,自然选择为什么能够让它具有如此强烈的毒性,又让它在自然界广泛存在,而且还能够适应人体呢?显然如果毒性很强,一沾上宿主就给它整死了,怎么可能到处都是?为了解释这个问题,科学家们提出了假说,即隐球菌并不是像其他微生物一样,经过动物们的免疫系统直接对它的毒力因子进行选择,让毒性较弱的留下来,而是它自身不断适应环境和生物体的结果。例如,为了对抗干旱和紫外线,隐球菌演化出了厚厚的荚膜。它不仅能感染脊椎动物,也能够感染如变形虫这样演化上更原始的生物,而这些生物虽然和脊椎动物在外形上天差地别,非适应性免疫系统大致却是一套,既然它们能够在远古时期的变形虫体内对抗白细胞的吞噬,能适应鸽体或人体也不足为奇了。阿米巴原虫(变形虫)图源:Britannica当然,人和鸽子还有着另一套免疫系统叫做适应性免疫,这是变形虫体内没有的,而这也是清除真菌体的重要环节。科学家们猜测,同样是在演化的过程中,爬行动物或鸟类这些有适应性免疫的脊椎动物,带给了隐球菌环境压力,让它被迫适应了这一套免疫系统。所以,它能感染的动物数量才如此之多。隐球菌常见感染途径图源:参考资料[1]隐球菌或其他机会致病菌这种偶然致病的机制,也使科学家们提出了两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气候变化有没有可能再次给病原体带来不一样的演化,在环境压力和人体免疫的选择下,或许会出现新的机会致病菌。另一方面,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也越来越深入,我们比祖先更加深入地接触到这个世界的不同角落,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永远无法接触到的微生物体,我们也可能对它们更易感。所以探索伴随着危险,但探索更意味着进步。参考文献[1].May,R.,Stone,N.,Wiesner,D.etal.Cryptococcus:fromenvironmentalsaprophytetoglobalpathogen.NatRevMicrobiol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