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蛋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脸上冒痘痘、气色不好、鼻子发红……统统要从身体内部找原因,比如,你最近额头冒了很多痘痘,那么你要小心压力过大引起的血液循环问题了。所以,要想脸蛋漂亮,首先得保持内脏的干净哦。
01
脸上长痘VS身体疾病
额头长痘
原因:压力大,脾气差,造成心火和血液循环有问题
改善:早睡早起,多喝水
双眉间长痘
原因:胸闷,心律不整,心悸
改善:不要做太过激烈的运动,避兔烟、酒、辛辣食品
鼻头长痘
原因:胃火过盛,消化系统异常
改善:少吃冰冷食物
鼻翼长痘
原因:与卵巢机能或生殖系统有关
改善:不纵欲、禁欲,多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右边脸颊长痘
原因:肺功能失常
改善:保养呼吸道,少吃芒果、海鲜等易过敏的食物
左边脸颊长痘
原因:肝功能不顺畅,有热毒
改善:作息正常,不要让身体处在闷热的环境中
唇周边长痘
原因:便秘导致体内毒素累积,或是使用含氟过量的牙膏
改善:多吃高纤维的蔬菜水果
下巴长痘
原因:内分泌失调
改善:少吃冰冷的东西
太阳穴长痘
太阳六附近出现小粉刺,显示你的饮食中包含了过多的加工食品,造成胆囊阻塞,需要赶紧行体内大扫除
02
面子问题VS肝脏问题
皱纹:如果额头的皱纹增加,就说明肝脏的负担过重。所以必须戒烟、戒酒,少吃动物脂肪,而且每天至少喝3升水。
黑眼圈:如果眼圈发黑、眼神无光,那就是你的肾负担太重了。记得少吃盐、糖、咖啡,多吃小红萝卜、白萝卜,或者来点蒲公英。
脸色:如果最近脸色不好,脸颊发灰,说明你的身体缺氧,肺部功能不太好。最好多去公园散步、慢跑,再补充点绿色蔬菜,增加蛋白质、矿物质和粗纤维的摄入。
鼻子:醒来突然发现鼻子发红,那就审视一下自己是不是最近吃糖吃多了。太多的巧克力和甜食会在鼻尖上形成红色血管,所以不妨用果仁、水果和酸奶代替巧克力当零售。但如果整个鼻子通红,那就是心脏超负荷了,应该立即放松、休息,并且戒烟,少吃含脂肪的东西。
唇:有时候双唇会莫名地肿胀,这常常是由于胃痉挛引起的。而土豆对胃很有好处,有暖胃的效果,从而间接有利于双唇的美容。
03
脸上长斑原因
发际边斑点:和妇科疾病有关,如女性激素不平衡等。
眼皮部斑点:多见于妊娠与人流次数过多的人及女性激素不平衡者。
鼻下斑点:多见于卵巢疾患。
眼周围斑点:多见于子宫疾患、流产过多及激素不平衡引起的情绪不稳定者。
面颊的斑点:多见于肝脏疾患,日晒、更年期老人,副肾上腺机能减弱者面部也有显现。
下颚斑点:见于血液酸化、白带过多的妇科疾患。
额头斑点:多见于性激素、副肾激素,卵巢激素异常者。
太阳穴、眼尾部斑点:和甲状腺功能减弱、妊娠、更年期、神经质及心理受到强烈打击等原因相关。
04
从气色好坏看内脏健康
红色蒜头鼻子:可以是高血压,心脏和肝脏功能失调,或饮酒过度。
脸色发黄:肝、脾功能失调。
脸色苍白:可能是腺功能弱,肝脏充血或肝功能不活跃,贫血。
嘴角溃疡:缺乏维生素B2消化功能紊乱。
嘴唇干裂:嘴唇不像皮肤那样有自我保护机能,因此更需备加呵护,一个人健康状况良好、情绪高涨时,嘴唇就会饱满、湿润。嘴唇也能反映出一个人体内的性激素水平,尤其是女性。在女性排卵前,女性的嘴唇看起来更饱满,更加有诱惑力,这是因为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在排卵前达到最高。但是当一个人抑郁、疲劳或缺少维生素B时,嘴唇也会干裂。
05
内脏“生病”脸上拉警报
肺部
1.两眉间发暗,为肺部久病。
2.右侧脸颊特别是颧骨处发红,为肺有热病,但是在未发将发之时。
3.肺初病者,特别是初受风邪,在面部再现为两眉上发白。
4.喘息鼻张者为肺病已久。
心脏
1.印堂暗红,为心部久病。
2.上下两唇出现赤色为心病初期。
3.舌卷短、两颧出现界限分明的赤色为心病已久。
肝病
1.鼻梁中部发暗、发锈为肝部久病。
2.两目下发青,面色污浊,象总也洗不干净,为肝病初起。
3.左面颊特别是靠近鼻翼处出现暗红色,为肝未病将病之时。
脾病
1.鼻头色暗黄,兼有丘疹,为脾胃病已外。
2.整个鼻梁色黄为脾病初期。
3.唇部色泽暗淡,脸部及四肢肌肉松懈下垂,为脾病渐进。
肾病
1.整个面色黎黑垢浊,下眼睑肿,色黑,为肾久病。
2.下发暗红色。
护肝的6大好习惯
不熬夜,生活有规律。
不抽烟,不喝酒。
控制体重,杜绝“脂肪肝”。
少发怒,合理排遣不良情绪。
尽量少吃药。
少喝饮料,多喝白开水。
养肝的穴位
1、大敦穴:大敦穴位于大脚趾内侧的趾甲缝旁边。
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靠第二趾一侧)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
“大敦穴”可以按摩,也可以艾炙,能达到清肝明目之功效,可使您头脑清晰,神清气爽。
2、太冲穴:太冲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按摩刺激太冲穴,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
3、行间穴:“行间穴”位于大脚趾和二脚趾缝上。
它是一个火穴,肝属木,木生火,如果您肝火太旺,就泻其心火。而“行间穴”就是一个泻心火的穴位。春天肝火盛,多揉“行间穴”,就可以把心火从这里散出去了。
4、肝俞穴: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肝俞穴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养肝不可缺少的养生要穴。
肝俞与太冲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
它的取法是俯卧位,在第九胸椎棘突下,筋缩(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见上图)
5、太溪穴: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太溪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5大养肺好习惯
01
戒烟
吸烟对肺损害很大,会将呼吸道上皮的纤毛破坏掉,导致其屏障功能减弱。
02
早起一杯水
最好是白开水,也以加少量峰蜜。
03
补充维生素A
多吃含β-胡萝卜素食物如胡萝ト、西兰花、菠菜、空心菜、甘薯、玉米等。
04
饮食清淡
少吃刺潋食物,尤其是呼吸道感染期间。多做扩胸运动,以锻炼呼吸系统。
05
多开怀笑
人在开怀大笑时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还能扩大肺活量,改善肺部功能。
养肺有三个重要的穴位
第一个穴位,在手腕上拇指根处,叫太渊穴。
这个穴位能补养肺经,强化肺气,防止感冒。
第二个穴位,在肘窝的位置,肘窝的外侧点,叫尺泽穴。
可以清肺热,通肺经、去肺火。
第三个穴位,在肩窝叫云门穴。
拍云门穴能增强体质,防止感冒。
教大家一个连环掌法,每天五六分钟的练习,早晨起来做可以强化肺经,增强体质
第一步
用双手互相拍打手腕
这个位置叫太渊穴
逐渐增加拍打的速度
把它连环起来
越快越好
增强手臂的锻炼
第二步
拍肘窝的位置尺泽穴
通肺经、去肺火
可以逐渐的快点
第三步
拍肩窝的位置
这是云门穴
肺气不足
早晨起来拍打
注意一定要用空掌
每一侧每个部位
一共是三个部位
每次拍打一到两分钟
就可以了
这是连环掌法
快转给朋友们,一起来做最精致的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