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说足阳明胃经3

文章来源:眼睑肉芽肿   发布时间:2022-6-12 15:25:33   点击数:
 白癜风医院哪里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国康实战课堂」

中医养生

研修

教育培训

足阳明胃经循行动图

足阳明胃经

从鼻旁开始(会迎香);交会鼻根中,旁边会足太阳经;向下沿鼻外侧,进入上齿槽中,回出夹口旁环绕口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再向后沿下颌出面动脉部,沿下颌角,上耳前,过颧弓上,沿发际(头维),至额颅中部。

面部支脉:从大迎前向下,经颈动脉部,沿喉咙;进入缺盆(锁骨上窝部);通过膈肌,属于胃,络于脾。

缺盆部直行的脉:从锁骨上窝(缺盆),经乳中,向下夹脐两旁,进入气街(腹股沟动脉部气冲穴)。

胃下口部支脉:从胃口向下,沿腹里;至腹股沟动脉部与前者会合。由此下行经髋关节前(髀关),到股四头肌隆起处,向下至膝髌中(犊鼻);沿胫骨外侧,下行足背,进入中趾内侧趾缝,出次指末端(厉兑)

胫部支脉:从膝下3寸处(足三里)分出,向下进入中趾外侧趾缝,出中趾末端。

足跗部支脉:从足背部(冲阳)分出,进大趾趾缝,出大指末端,接足太阴脾经。

本经穴: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鹰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

募俞穴:中脘、胃俞。

阳明者,五脏穴腑之海,十二经之长也。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素问》又曰:阳明为合,合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针灸足阳明可出汗,病始于足胫者,先取足阳明而汗出。《素问·血气形态》指出:阳明常多气多血,刺阳明出血气。《灵枢·经水》曰:刺足阳明深六分,留十呼。

本经与足太阴经相表里。

足阳明经与胃腑证候

(一)足阳明胃经证候

[证候]口眼歪斜,口周围疱疹,鼻衄,咽喉肿痛,颈肿,浮肿,牙痛,癫狂,饮食不下,消谷善饥,胸乳部、股、膝、胫、踝外前廉与足面皆痛,足中趾不用。

[分析]足阳明胃之经脉起于鼻旁,入上齿中,环唇交承浆,循颈下乳内廉,以下至气街,循股、膝、胫、踝外前廉,下入中趾内间,故在感受外邪或胃腑病变时,可出现以上循经部位的病证。胃经热盛时,可扰乱神明而致癫狂,胃腑病变时,可出现饮食不下、水肿或消谷善饥等症。

[治疗]据病证,取本经经穴为主,如地仓、颊车、天枢、足三里、内庭等穴,以调整足阳明胃经之气血。

(二)足阳明络脉证候

[症候]咽喉肿痛,突然失音,癫狂,足胫部肌肉萎缩,鼻衄,上齿寒。

[分析]足阳明之络起于丰隆,别走足太阴经,其支者上络头项,下络咽喉。当络脉受邪后,可出现其循行部位的病证,如咽喉肿痛,失音,足胫部肌肉萎缩等,脾胃为生痰之源,胃热与痰相结,可蒙闭心窍而发生癫狂症。足阳明经循鼻外,入上齿中,足阳明络别走其经,故络脉有病可见鼻衄、上齿寒。

[治疗]取足阳明之络穴丰隆,或取商阳,据虚实决定补泻手法,以调整足阳明络脉之气血。

(三)足阳明经筋证候

[证候]足大趾次趾、中趾、胫部转筋,足部僵硬抽动,伏兔部位转筋,髀前肿,疝气,腹筋拘急,口眼?斜,眼睑不能闭合,眼皮松弛不能睁开。

[分析]足阳明之筋起于足大趾次趾,连及中趾,结于足背,从足背外侧上行,循胫骨外,结于膝部,再上行结于髀枢,沿伏兔上行结于阴器,散于腹部,从缺盆上颈,合于颧部,并网络于下眼胞。当邪气侵犯足阳明经筋时,可出现上述循行部位的疼痛、转筋、拘急、麻痹等症。

[治疗]取阿是穴或病变局部经穴,用针、温针、火针、或灸,以调整足阳明经筋之气血。

(四)胃腑证候

国康中医养生技术研究院

Guo

转载请注明:http://www.snaphaw.com/ysty/179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