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
顾晓丽安冰月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越来越重视,每年一次的体检成为常规,肺部CT检查是年度体检的一项重要内容,体检查出的肺结节就是早期肺癌吗?
肺结节是胸部CT检查诊断报告上常用的影像学术语,肺结节的形态通常为圆形或类圆形,按照结节的大小,分为微小结节灶和结节灶,直径10mm以下的为微小结节灶,直径10-30mm的为结节灶,直径大于30mm的为肿块,可单发或多发。肺结节按照密度的高低分为2种:实性结节和磨玻璃结节,后者又分为混合磨玻璃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纯磨玻璃结节。
肺结节不等于早期肺癌,它可以由许多原因引起,包括细菌、真菌感染、结核、肉芽肿、外伤后等,也有一部分肺结节是肿瘤或癌前病变。下列情况被认为是高危因素:年龄>50岁,吸烟史>20包/年(即平均每天吸烟包数),长期从事放射性,粉尘性工作环境者,长期二手烟吸入者,特别是30岁后的妇女,有肺癌家族史,有不良生活习惯的年轻人甚至儿童!这类人群应该着重注意,定期筛查!目前最有效的筛查方式是低剂量螺旋CT检查。
如果体检报告上有肺结节的诊断,也不必恐慌,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听从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长期随访
虽然大部分的肺结节是良性的,但是微小结节灶的良恶性在疾病的早期往往难以识别,即使恶性结节,也可以多年静止不变化,而后突然加大,所以多年静止不变的结节也要定期复查肺CT。
恶性结节的早期通常无任何症状,一旦出现临床症状,一般都已经是中晚期了,所以切不可存在侥幸心理不复查,但也不可过度焦虑,而频繁的复查肺CT检查。直径小于6mm的微小结节灶,建议年度复查肺CT;直径6-8mm的微小结节灶,建议3-6个月复查肺CT(首诊病例3个月复查);直径8mm以上的结节如果首次肺CT不能定性的,建议1-3个月复查肺CT;直径小于10mm的微小结节灶做PET-CT检查几乎不能提升定性率,所以不能盲目追求高价检查。
在随访期间不要擅自服用消炎药
有些患者在拿到CT报告后看到有“肺结节”字样的描述,以及诊断栏有“炎症可能?”后就自行回家购买抗生素服用,来达到自己所认为的消炎,实际上绝大多数的肺结节并不能通过抗生素来消除,盲目服用抗生素无助于肺结节的治疗,反而增加不必要的副作用!所以在拿到诊断报告后,应咨询医生,听听医生的意见,不可擅自服用消炎药!
正确对待放射检查的辐射问题
肺结节病人复查肺CT,每次检查的辐射暴露剂量约为1.0毫希沃特(mSv),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的报告认为,辐射剂量低于mSv时没有观察到肿瘤发生率升高的现象,所以多次复查也是非常安全的。
保存好以往的影像检查资料
肺结节定期复查的意义就是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影像检查资料进行对比,观察结节的大小、生长速度、密度的变化、边缘情况,来判断它的良恶性,我们建议每次医院,以便于图像对照。尽可能保存好胶片、诊断报告及病例资料。
如果想进一步解读影像图像和报告,可以听听影像科专家的精准诊断,每周二、四上午放射科专家读片门诊为您提供优质服务,延安西路号住院部1楼放射科主任医师办公室。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原标题:《体检查出肺结节,怎么办?》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