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化了手术方式、弥补了Hamra法的不足的改良方式。睑袋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多层组织结构改变的结果,其中下睑支持结构松弛薄弱是继发睑袋形成的主要原因。年,STHamar提出了“弓状缘释放、保留眶隔脂肪、眶隔重置”的睑袋整复方法。笔者在此方法的基础上,将眶隔完全打开,解除限制后使眶隔下脂肪均匀分布于下眶前,既达到了去除睑袋的目的,又简化了手术方式。?切口设计用亚甲蓝沿下睑缘下1.5~2.0mm处,由内眦向外眦画一与下睑缘平行的线,至外眦后画至顺鱼尾纹外下斜4.0~8.0mm处,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该线的长度。?手术过程以2%利多卡因+1∶20万肾上腺素行局部浸润麻醉后,沿设计线切开皮肤,于眼轮匝肌浅面分离下睑皮瓣,并可见眼轮匝肌;沿皮肤切口剪开眼轮匝肌,于眼轮匝肌深面用眼科剪进行分离,松解SMAS连接的下眶缘筋膜结构,充分分离至下眶缘以下,直至见颧颊部的脂肪组织,形成一皮肤-肌肉瓣后用拉钩将其向下牵拉,暴露眶隔及弓状缘;用电凝器沿弓状缘切开眶隔,释放眶隔脂肪;进一步剪开眶隔悬韧带,即眶隔脂肪纤维的固定结构,将眶隔脂肪轻轻向下推移并平铺于眶下缘10mm以内的眶骨膜上,与颧颊部脂肪相衔接,无须缝合眶隔膜;将切口下缘皮肤向外上方牵拉,嘱患者向上方注视,以准确判断并切除多余的皮肤、肌肉;对下睑皮肤、肌肉明显松弛者,则要设计蒂在外侧的三角形眼轮匝肌瓣,并向内上方提拉固定于眶外侧筋膜上,固定的位置应视下睑松弛的程度而定。术毕,彻底止血,用5-0丝线缝合眼轮匝肌切口,7-0无损伤线缝合皮肤切口。?术后处理常规使用抗生素、止血、消肿药物1d。用棉垫略加压包扎眶区1~2d,外覆冰袋24h。5~7d拆线。图1改良Hamra法行睑袋整复手术前后对比a.术前正位b.术后1年正位c.术前侧位d.术后1年侧位?Hamra法睑袋整复术的不足及改良睑袋分为单纯眼轮匝肌肥厚、单纯皮肤松弛、下睑轻度膨隆、下睑中度膨隆伴皮肤松弛、皮肤松弛伴眶下缘凹陷5种类型,对于前2种类型的患者,可采用结膜入路去除疝出的眶隔脂肪以及采用单纯去皮肤、肌肉、脂肪法;对于后3种类型的患者,以往多采用Hamra法进行整复。但是程健等采用Hamra法后发现,部分患者于术后1年左右再次出现下睑膨隆,尤其是术前内侧脂肪团膨出明显者。因此,程健等指出,Hamra法在东方人睑袋整复术的应用中,存在眼睑中层加强不足的可能,是影响效果维持时间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纤弱的眶隔膜能否对抗眶隔脂肪的不断疝出和下坠的问题。笔者在临床中也发现,Hamra法未对眶隔膜进行有效的增强,而睑袋明显者多存在眶隔膜的退缩,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眶隔脂肪会不受约束地继续向眶下壁区脱垂,导致该部位的臃肿和眶区的凹陷,手术效果的维持时间较短;原本松弛的眶隔虽然被拉紧后在弓状缘下方重置,但也会加重和使原本薄弱的眶隔更加薄弱,长时间后又会使患者的眶下缘下移、眶隔膜松弛薄弱、眶隔脂肪疝出,从而产生新的睑袋。笔者认为,Hamra法睑袋整复术存在如下不足:???与以往的单纯去除皮肤、肌肉、脂肪的睑袋整复方法相比,Hamra法在保留眶隔脂肪方面已得到多数学者的公认,但手术操作复杂、费时,术后反应重,患者不容易接受;???Hamra法不适宜普及,并非所有的美容整形医师都能学会此法并实施于患者,而且是否适合东方人群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眶隔重置的位置不易把握,一般不超过眶下缘3~5mm,过低易出现下睑退缩;???如果去除脂肪量过多,加上眶隔重置后常会导致眼眶凹陷性畸形;???随着时间的推移,眶隔脂肪可能会再次脱垂,形成新的睑袋畸形,对泪槽畸形(teartroughdeformity)和颧袋(malarbags)的持续性改善效果不明显。虽然有不少学者在“如何加强下睑支持结构”方面对Hamra法进行了改良,如眶隔脂肪释放结合眼轮匝肌瓣折叠悬吊法、眶隔脂肪释放转位法、眶隔脂肪选择性释放结合前壁组织加强法等。笔者的经验是:睑袋整复术是应该加强下睑支持结构,但通过解剖和病理学研究发现,当眶隔变松弛薄弱后,已不再是支持结构而是限制结构。笔者对采用改良Hamra法行睑袋整复术的40例患者的随访发现,“眶隔膜开放式睑袋整复术”的效果与Hamra法的手术效果无明显差异,而是弥补了Hamra法的不足。在保证缩紧皮肤和加强肌肉的支持作用前提下,因拉紧退化薄弱的眶隔达不到加强支持结构的作用,所以,应将眶隔打开,取消其限制脂肪聚集的作用。?总结本手术方法不仅简化了手术操作、减少了组织创伤,而且使眶隔脂肪分布均匀,对眶区支持结构无明显影响,能更有效地填充泪槽的凹陷,获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当然,皮肤和眼轮匝肌的拉紧更为重要,但不能为了效果明显而将其过多去除,最终造成下睑退缩或外翻;必要时可结合外眦固定的方法,以增强支持结构的作用。
来自如美网
北京看白癜风最正规的医院福建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