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鸡技术鸡大肠杆菌病的特点及防治措施

文章来源:眼睑肉芽肿   发布时间:2019-12-20 15:18:03   点击数:
 

一、流行特点

大肠杆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在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过大、鸡舍通风不良、饲料质量不佳的养鸡场最易发病。鸡群感染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时均能促进和加强大肠杆菌的感染和发病。

病原可以经消化道传播,饲料和饮水被大肠杆菌污染,尤以水源被污染引起发病最为严重;也可经呼吸道传播,带有本菌的尘埃被易感鸡吸入,引起发病;还可通过污染的种蛋或蛋壳垂直传播;此外通过交配或污染的输精管等经生殖道传播。

各种品种和各年龄的鸡均可发生。肉鸡多发于4~8周龄,蛋鸡多发于开产后产蛋上升阶段。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多雨、闷热、潮湿季节多发。在寒冷的冬季,由于通风不良、卫生条件差、密度过大,吸入污染病原的灰尘是气囊发生感染的来源之一。

二、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大肠杆菌性胚胎病与脐炎:鸡多在1~5日龄发病,病雏突然死亡或表现软弱,发抖,昏睡,腹部膨大,脐孔愈合不好,周围皮肤呈褐色,畏寒聚集,下痢(白色或黄绿色),个别有神经症状。多在出壳2~3天发生败血症死亡。耐过鸡则卵黄吸收不良,生长发育受阻。剖检见卵黄囊不吸收,囊壁充血、出血,内容物黄绿色、黏稠或稀薄水样、脓样,甚至卵黄内为脓性、血性渗出物。

2、大肠杆菌性急性败血症:多发生于中小鸡,病鸡精神不振,食欲丧失,严重下痢,粪便稀薄呈黄绿色,机体迅速脱水,双脚干瘪,消瘦,羽毛逆立,呈蹲坐姿势。剖检特征病变为纤维素性心包炎,心包肥厚混浊,附有多量绒毛状脓样渗出物,多与胸腔及心肌粘连;肝脏边缘钝圆,外有纤维素性白色包膜。各器官呈败血症变化。也可见腹膜炎、肠卡他性炎等病变。

3、气囊病:主要发生于3~12周龄幼雏,特别3~8周龄肉仔鸡最为多见。常由大肠杆菌与其他病原体(支原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合并感染。病鸡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等。剖检时气囊壁增厚、混浊,有的有纤维样渗出物,并伴有纤维素性心包炎和腹膜炎等。

4、坠卵性腹膜炎及输卵管炎:常通过交配或人工授精时感染。多呈慢性经过,并伴发卵巢炎、子宫炎。母鸡减产或停产,腹部膨大呈直立企鹅姿势,腹下垂,逐步衰竭死亡。剖检腹腔内有破裂的蛋黄液,肠道粘连,味恶臭;输卵管扩张,内有黄白色豆腐渣样或干酪样物。

5、大肠杆菌性肉芽肿:病鸡消瘦、贫血、减食、拉稀。在肝、肠(十二指肠及盲肠)、肠系膜或心上有大小不一的灰白色肉芽肿。

6、心包炎:大肠杆菌发生败血症时发生心包炎,常伴发心肌炎,心外膜水肿,心包囊内充满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粘连。

7、关节炎及滑膜炎:表现运动障碍,关节肿大,内含有纤维素样或混浊的关节液。

8、眼球炎:是大肠杆菌败血病一种不常见的表现形式。多为一侧性,少数为双侧性。病初羞明、流泪、红眼,随后眼睑肿胀突起。眼前房积液、混浊,最后角膜穿孔,失明。

9、脑炎:表现昏睡、扭颈、歪头转圈、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主要病变为脑膜充血、出血,脑脊髓液增加。

10、肿头综合征:表现眼周围、头部、颌下、肉垂及颈部上2/3水肿,病鸡打喷嚏并发出“咯咯”声,剖检可见头部、眼部、下颌及颈部皮下黄色胶样液渗出。

三、诊断

根据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出初步判断。确切的方法是进行实验室检查、分离和鉴定细菌。

四、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粪便,供给鸡清洁的饮水。保持较稳定的温度、湿度,合适的密度及通风良好,定期消毒,供给优质饲料,控制支原体、新城疫、法氏囊等病的发生。加强种鸡管理,及时淘汰处理病鸡,采精、输精严格消毒,每只鸡使用一个消毒的输精管。

在大肠杆菌病危害严重的鸡场,采用本地区发病鸡群的多个毒株或本场分离菌株制成的自家疫苗进行免疫接种。

对发病的鸡群一方面要改善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减少应激反应,同时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常用药物有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丁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新霉素、安普霉素、硫酸黏菌素等。大肠杆菌很易产生耐药性,投放药物时应做药敏试验。









































早期白癜风多久能治好
早期白癜风有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snaphaw.com/yfzl/87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